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主题教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推进落实“强师工程”

    作者: 发生时间:2023-08-30来源: 浏览次数: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北师大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中心”)党委聚焦“强师工程”重要战略任务,精心组织理论学习,扎实开展专题读书班、主题调研、交流研讨、专题培训、主题党课等40余次,覆盖中心师生党支部和核心业务部门。全力推进问题整改,建立问题清单4项,目前已销号2项,建章立制3项。其间,协同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调动师生力量,以落实“强师工程”为目标,持续发挥监测诊断优势,聚焦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832个脱贫摘帽县,开展主题教育调研工作。全面“问诊”,“强师”赋能,精准帮扶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专题监测,全面“问诊”。协同中心将主题教育调研与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相结合,积极承担“强师工程”六大任务之一“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诊断计划”,持续发挥监测诊断优势,扩大“问诊”覆盖面,聚焦脱贫摘帽县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开展调研,为精准帮扶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一是研制脱贫县专题调研问卷工具,在2023年度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新增相关指标和问卷模块,重点关注脱贫县教师的职前成长背景、教育情怀与师德修养、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乡村教学中的突出困难和教师流失与流动制度效果等议题,力图全面深入反映脱贫县教师队伍建设现实状况。二是开展脱贫县教育质量监测,覆盖21个省份261个脱贫县的5000余所学校16万余名学生与近3万名教师、班主任和校长,全面把脉贫困县基础教育质量。三是助力地方构建教育质量监测长效机制,组织专家团队赴云贵桂青川等地贫困县,调研了解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发展现状,深入指导当地科学有效组织实施教育质量监测,提供专业力量支持当地从体制机制改革、专业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推动监测结果深入应用,切实发挥教育质量监测服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

深度调研,“强师”赋能。一是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深度调研。选拔优秀师生组成强师赋能教育调研暑期实践团,奔赴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和关岭县,展开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满意度”为主的深度调研。面向乡村教师开展访谈52场,回收问卷496份,收集脱贫摘帽县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满意度多维数据,描绘“外显-内隐”双层次群体画像,呈现脱贫摘帽县教师整体面貌。二是组织座谈,探索建设“强师”共同体。与教育部科技司、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紫云县教科局相关负责同志、紫云县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等共同召开调研交流座谈会。与会各方就未来强师工程的推进落地、探索“以紫云为样板”的强师共同体模式以及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和路径进行深入研讨。三是打造智慧课堂助力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升。以2022级教育硕士班为中坚力量,组织学生与东城区教学名师“一对一”磨课,通过线上教师培训、经验分享、线下试讲、进课堂讲课等方式,开发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心理等示范课,服务9所乡村中小学(含教学点)开展支教共计60余学时。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三个课堂”等拓展优质教学资源应用面,助力脱贫摘帽县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升。

结果应用,精准提升。一是策划开展深度诊断调研。在组织教育欠发达地区参与常规监测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教育调研的半径与深度,推动深入一线的专题性诊断调研。通过对于前期数据的挖掘分析以及相关研究资料的荟萃研究,形成详尽的诊断方案。二是加强报告撰写与解读反馈。基于监测数据,结合实地调研、综合摸排等形式,对脱贫县基础教育质量状况特别是教育队伍建设状况进行精准判断,形成脱贫县教育诊断报告。组织中心骨干力量与实践一线专家对报告结果进行反馈,并提供结果应用与教育改进的专业支持。

下一步,协同中心将继续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夯实理论武装,推进问题整改,落实“强师工程”,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